别名:-
地区:山西
更新时间:2015-12-14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两市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是长治市的“东大门”。因县城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顶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因而得名壶关。全县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东西长46公里,南北宽42公里,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有耕地32万亩,其中粮田28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1亩。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雨量574.5mm,无霜期153天,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质类型以奥陶纪石灰岩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平均海拔为1252米,山地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4.5%,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壶关县辖5镇7乡,一个开发区。即龙泉镇、店上镇、树掌镇、晋庄镇、百尺镇,黄山乡、石坡乡、鹅屋乡、桥上乡、 五龙山、东井岭乡、集店乡,常平开发区。
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始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因古壶关口山形似壶,且在此置关,古名壶关。始于商、周时,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属晋。战国初期,属韩上党郡,后为赵所有。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属上党郡。魏、晋、十六国时期,属并州上党郡。北周建德七年(575),属潞州。隋开皇元年(581),更名上党县,仍属上党郡。隋大业三年(607),并入上党县。唐武德四年(621),复职壶关县,属河东道上党郡潞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属河东路昭德大都督府威胜军节度。元大德九年(1305),为晋宁路潞州所辖。明初,属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清朝,属山西省安府。民国元年(1912),属山西省冀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长治专区。1959年,属晋东南专区。1974年,属晋东南地区。1979年底,属晋东南行署。1985年4月30日至今,属长治市管辖。
境内石灰石、硅石、煤、铁、大理石、高岭土、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党参、陈醋、小米、羊汤等地方特产物美价廉,名扬三晋。特别是县境东南的太行山大峡谷,千峰竞秀,万壑争奇,林木葱郁,景色怡人,亿万年的地质演变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峡谷地貌,更造就了其丰美的旅游资源。现已开发出八泉峡、黑龙潭、红豆峡、十八盘等10多个景区,共400余处景观。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集雄奇险幽于一体,融南北风光为一身,具有很高的旅游品位和极大的开发潜力,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景区之一。曾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200强”和“国家AAA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