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地区:山东
更新时间:2015-09-19
微山一中,微山县一中,微山县第一中学,微山
微山一中始建于1956年,1979年被确定为济宁是重点中学,2001年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6年5月在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境内建设新校址,截止到目前第三期工程基本完成。学校新址占地面积381.36亩,总建筑面积13291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2人,其中一线教师365人,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8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20人。教学班101个,在校生5359人。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该中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微山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微山一中人的创业奋斗,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微山一中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全县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的市级重点高中。学校拥有60余个高中教学班,在校生近6000人,教职工309人。
微山县第一中学(简称:微山一中)始建于1956年,1979年被确定为济宁市重点中学,2001年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7年新校投入使用,共投资近3亿元,占地面积近5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 13万平方米。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和办公区四个区域,包括三栋教学(1,2,3号楼),三栋学生公寓(A,B,C区)、实验楼、图书综合楼、办公楼、学生餐厅、大礼堂、专家楼、体育馆和运动场14个单体建筑。2008年12月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14年3月又成功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审。
师资力量
微山一中现有教师484名,其中一线教师430人,高级教师88人,中级教师12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32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特级教师2人,市杏坛名师、特级教师5人。120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
办学理念
该学校以“建设成一所文化、文明、和谐、开放的现代化高中名校”为奋斗目标,以“士当弘毅、志存高远”为校训,以“倡文化文明、重习惯养成”为特色追求,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以 “敬业、勤勉、向上”为校园精神,倡树“精诚团结、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的工作作风,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事业乐园”。
该中学新校建成和使用后,学校高起点规划,高占位决策,低重心运作,近距离服务,全面加强了政治思想建设、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办学特色建设,全方位摸索和探讨了现代学校在品牌管理、战略管理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一中人整体素质,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尝试。几年来,我们通过全体教工会、党团专题教育会、节日座谈会、师德师风演讲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07、08年教师节,以“为一中争光,为新校添彩” 为主题,引领广大教师切实树立创优争先意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09年及2010年教师节,以“办有尊严的学校,做受尊重的教师”为主题,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师品格和学校品位。2011年教师节,以“凝心聚力 ,乘势再上,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为主题,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校大力提倡“德智双修,知行并重”的为师之道,吸纳借鉴名师培养、成长的经验、做法,实施名师“锻造工程”战略。教师实行“导学案制”,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实施课程改革。2008年10月,提出了“先学后教,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先学后教;基本载体是:导学案+教材;基本环节是(6个):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点拨提升,巩固测评,总结预置。一个目的:实现高效学习。后来我们又把这一模式概括为“361高效课堂”。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开发自身的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和课程智慧,请进来,走出去,吸纳借鉴名师名校的经验、做法,努力实施名师锻造工程。通过开展多个层面的教学比武,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实验研究以及开办“班主任论坛”、“硕士论坛”、“聆听大家”“十个一工程”讲座等磨教师技能之剑,育教师研究之花,炼教师素质提升之金。对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孩子志存高远、勤奋刻苦、奋勇争先,使他们始终处于高昂、专注、紧张的学习状态,人人有誓言,班班有誓词,并坚持天天集体诵读;邀请北京广渠门中学首位鸿志妈妈高金英老师,清华大学由厨师到博士的农民工张立勇先生,以及清华、北大、复旦学子,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硕士、博士生等到学校作专题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校重视学生生命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成长,培养具有诚实、善良、宽容、积极进取,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在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下,我校全体师生员工负重拼搏,2010届、2011届连续两届教学成绩实现跨越发展(我校2011届的满春霞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学校的各项工作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探索科学治校,民主治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了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