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地区:山西
更新时间:2015-12-28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山西省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2°43′—113°21′,北纬38°49′—39°21′,东临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滹沱河由向西南横贯全境,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川”,“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县总面积1721.5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万,现辖6镇5乡377个行政村。
代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称雁门郡、代州,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代建县,北魏设郡,隋朝设州,明清置道,历为州、郡、道、县治所,有“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之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 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这里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奇特,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共有历史文化遗址272处,其中,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3处为国保文物,文庙、钟楼、杨忠武祠等9处为省保文物。中国19座舍利塔之一的“阿育王塔”高耸入云,万里长城第一楼“代州鼓楼”声闻四达,净土祖庭“白人岩”美景堪比黄山,国家AAAA级风景区“雁门关”享誉华夏 。
代县地灵人杰,才俊辈出
这里先后走出了一代佛宗大师晋释慧远、北魏昙鸾,这里诞生过元朝大诗人萨都剌、明朝诗人冯如京、晚清第一女诗人冯婉林,这里还是明朝兵部尚书张凤翼、孙传庭的故乡。南朝鲍照、唐朝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北宋范仲淹,金朝元好问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多次到此光顾游历、赋诗抒怀,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佳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唐朝名将薛仁贵、五代晋王李克用、北宋杨家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抗战初期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八路军将领陈锡联等历朝武将英烈均曾在此驻兵戍边、征战沙场,留下了辉煌的战斗足迹。
代县资源丰饶,物产盛多
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14.5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42.8%,全省独占鳌头;金红石矿探明保有储量8651万吨,远景储量近2亿吨,是仅次于湖北枣阳的全国第二大钛矿;此外,花岗岩、泥炭、金、银、铜等资源也较丰富。酥梨曾获全国果品博览会金奖,誉称“黄土高原第一梨”,辣椒为全国四大主产地之一,“山西红”辣椒外销东南亚国家;黄酒早在宋朝时就享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美誉,大米是毛主席当年路居代县时赞不绝口的米中佳品。此外,这里的大豆、绿豆、黄米、小米等小杂粮质优味美,驰名三晋。
代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地处北京、太原、大同三大都市圈交汇处,自古便是东西大通道、南北大通道,素有“旱码头”之称,是商贾云集,商家必争之地。境内108、208国道纵横交错,大运高速穿境而过,灵河高速覆盖全境,京原铁路横贯东西,大同到西安高铁正在建设,县乡村道路便捷通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代县潜力无限,前程似锦
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特色代县、活力代县、文明代县、和谐代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矿冶工业、特色农业和雁门文化旅游业,保持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6亿元,增长5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亿元,增长1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6亿元,增长4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50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长13.2%。多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创新实施“三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跨越”,坚持讲政治、讲正气、讲廉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四城联创”,强力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促进转型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实力代县、活力代县、魅力代县。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9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