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更新时间:2015-09-21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是武汉大学直属学院,是武汉大学本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是武汉大学直属学院,是教育部、国家计委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武汉大学本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支持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软件人才。学院按国际通行办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方案与国际著名大学接轨,专业课全部引进国外著名大学课程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三分之一的专业课聘请国外教师授课。学生不出国,在学院就能享受到国外著名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二百余人,其中专职教师56人,正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讲师10人、高级软件工程师2人,9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1/3的教师有国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如:以色列归国的朱国宾博士、加拿大Regina大学和Memorial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董红斌博士、美国银行业系统架构师蔡恒进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归国的王玉林博士、范昊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归国的谢榕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刘峰博士、美国天普大学韩波博士、美国东密歇根地理信息研究所沙宗尧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王黎维博士等等。
2013年,学院在全球公开招聘院长,在美国路易斯威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及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任职多年,现入选 “百人计划”的崔晓晖教授当选院长。此外,学院还聘请中国科学院2002-2006年度“百位杰出海外学者奖”获得者、美国密歇根大学地理和地质学系系主任谢宜春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郑懋博士、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王晓军博士担任客座教授;聘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中国办公室William Zhang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周焕雄教授、新西兰坎特雷大学Malcolm Shore教授等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国际顾问。
学院在武汉大学校园内有93亩相对独立的教学区,有一栋一万余平方米的实验楼和教学楼。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3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数字媒介、服务科学等6个硕士点,软件工程、服务科学、数字媒介3个博士点。截至2013年底,学院共有学生总数5617人,其中,本科生1454人,全日制硕士生483人,非全日制硕士生3680人,博士生43人。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有软件工程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两个教育部特色本科专业和1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学院根据软件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打破常规,率先在学校实施“第三学期制”,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对学生进行IT项目实战训练,与微软(中国)、IBM(中国)、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深圳易思博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让学生“真枪实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学院还引进了IBM公司的DB2、Websphere;Microsoft公司的MCSD、MCDBA、MCSE;SUN公司的SCJP;Oracle公司的OCP、DBA;Cisco公司的CCNA、CCNP等认证课程供学生选修,并计入学分,鼓励学生在获得学位的同时,也能获得世界一流软件公司的认证资格。
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学院走软件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学院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多所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及著名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英国艾塞克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印度VIT大学、印度迈索尔大学等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出国深造与实习率位居全校前列。
学院的院训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学院不断进取,被誉为培养精英型软件人才的摇篮。
展望未来,学院将秉承“开拓创新,改革示范;育人为本,能力为重;面向产业,走向世界”的软件学院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努力形成人才培育新优势,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努力将软件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培育基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科发、孵化、转化的产学研基地,软件人才培育与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国际合作办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改革示范基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