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地区:四川
更新时间:2017-04-21
中国桐城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至安庆市68公里,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衢之地,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经济圈南翼门户城市。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至安庆市68公里,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衢之地,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经济圈南翼门户城市。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水路菜子湖通江达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现辖1个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时期即称桐国,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末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式”大学者;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勤于政事,经世济民,名扬天下;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坛200余年。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桐城矿物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被国家列为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小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拥有国家4A级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桐城活海旅游区和3A级桐城文庙•六尺巷景区,“国字号”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建成,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玉雕文化产业园、投子山文化园等项目强力推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鸿润集团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桐城跻身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
桐城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鲜明。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5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个私企业完成工商税收占全市总量的75%,8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50强,15家企业进入全省200强,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39件。市内现已形成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纺服装、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 “中国羽绒家纺名城”、 “中国输送机名城”、 “中国刷业城”等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桐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安徽省教育强市”、“安徽省卫生城市”、“徽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温商最具投资潜力地区”、“首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5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22.66亿元,增长0.5%;规模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亿元,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3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长13.1%。
桐城是一座文明开放、宜居宜业、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人文兴市、城乡统筹、创新推动四大战略,以和谐优良的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来桐城休闲旅游,投资兴业,广泛合作,共谋发展。开放的桐城将与您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